瓷器,也做“磁器” 。是由瓷石、高岭土、石英石、莫来石等烧制而成,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。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(约1280℃~1400℃)烧制,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,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。我国最早发现的瓷器是青釉瓷尊,青釉瓷尊的发现将中国开始烧制瓷器的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,代表了最早的“china(瓷器)”。这件瓷尊出土于河南郑州的一座距今3500多年的商代前期墓葬中。青釉瓷尊的特点包括大敞口、斜腹、平底,器物口沿内侧有轮制留下的旋纹,器表和器内釉面光亮匀称,器内外和口沿部有深绿色泪痕状釉。科学检测显示,这件尊完全符合瓷器的特征,它以高岭土为胎、表面施釉,并经过1200℃以上的高温烧制,胎釉结合牢固,吸水率低,叩击可发出清脆的金属声,这与陶器已有本质的区别。
瓷器萌芽期
白瓷出现期
百花齐放的盛世
吹响彩瓷号角
青瓷完成期
青白瓷并进期
青花瓷开天辟地
中国制瓷业顶峰
清代初期废除了“匠籍”制度,调动了工匠们的积极性。 加以景德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以及来自各地的能 工巧匠和多年相传的经验技术,至康、雍、乾三朝时 瓷业之发达和制作之精美冠绝当世,达到了陶瓷发展 的又一历史高峰。至康熙时,出现了粉彩、珐琅彩等 创新品种,五彩、素三彩、颜色釉等在过去的基础上 有所提高。此时青花成就十分突出,有“青花五彩”之 美誉。其采用“珠明料”,运用分水技法,色调鲜明, 层次多变,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。
尊型瓷器以其造型典雅、装饰精美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。它们线条流畅,或圆润或端庄,展现了瓷器的独特魅力。同时,精美的装饰图案和细腻的工艺技巧,更增添了其艺术价值。
瓶型瓷器特点鲜明,造型多样,各具特色。其线条流畅,形态优美,瓶身装饰精美,色彩丰富,或绘有山水、花鸟,或饰以弦纹、兽首,极具观赏性和艺术价值。
罐型瓷器特点显著,通常具有大口、短颈、深腹和圈足的设计。造型丰富,如天字罐、将军罐等,各具特色。装饰手法多样,包括青釉、白釉、青花等,色彩丰富,图案精美。罐型瓷器不仅实用性强。
壶型瓷器有的线条流畅优美,彰显灵动之美;有的造型古朴典雅,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。壶嘴与壶把设计精巧,出水流畅,握感舒适。釉色丰富,或淡雅清新,或华丽绚烂,装饰图案精美。